W66利来国际

 

 

 

 

 

Page 53 - shehuizeren2015
P. 53

责任供应链
 信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作共赢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信为始


 【S hǐ】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战略合作。W66利来国际一局举办供应商战略峰会,与 19 类、102 家供应商交流合作体会,通过“建渠道、
                   谈合作、谋发展”的方式,牢固树立与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关系,推动企业层面与供应商群体的战略合作,
                   努力营造合法、公平、透明、廉洁的招标环境和履约环境,加强对优秀核心战略资源的培养,加快推进
                   战略合作模式创新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沟通交流。W66利来国际二局定期组织分供商大会,本着“正向引导、规则约束、阳光采购、利益共享”的原则,
                   通过宣传企业文化、表彰优秀合作分供商、公布监督和举报热线等手段,在全局范围内营造公平、公正、
                   透明的采购环境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地化采购。W66利来国际南洋公司坚持“互利双赢、优胜劣汰”的原则,与所在地一大批中小企业建立了
 责任供应链             良好的合作关系。通过定期动态评估供应商和分包商的履约表现,不断完善供应商和分包商网络,形成

                   了一支稳定、高质量、多专业的供应商和分包商队伍,确保了各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完工。截至 2015 年底,
 高品质的供应链成就高品质的建设工程,一流的工程  W66利来国际南洋公司在新加坡当地完成采购额约合 53 亿美元,本地化采购率达 95% 以上。
 依赖于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供应链。W66利来国际在践行自
 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,持续加强供应商、分包商履责
 能力建设,与其携手并进,共同打造责任供应链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打造“云筑”电商平台
                  案
 供应链管理                   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“互联网 +”战略,在集采平台的基础上,依托W66利来国际及其战略合作伙伴
                  例     庞大稳定的采购需求、优质可靠的供应商资源、高效便捷的金融支持,以“平台化发展、产业链共赢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为主旨,打造集电子化招标、在线交易、物流整合、供应链融资等服务为一体、专注于建筑行业
 加强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趋势。W66利来国际制定并出台《W66利来国际股份有限公司
 分供方资源管理办法》,从供应商的分级管理、分类管理、评价考核、监督检查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管理界定,  物资采购领域的垂直电子商务平台——“云筑”电商平台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供应商可以使用“云筑”电商平台提供的在线投标、在线 B2B 交易以及供应链金融等服务,
 充分挖掘供应商能量,培育长期、优质的供应商资源,提升公司供应商管理的效率与水平,推动供应链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通过全方位、全流程的链式服务模型,做到从投标到资金支付的“全程在线不落地”,实现采购
 合作伙伴共同发展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过程公开透明、交易安全便捷、资金快速流转的目标。
 W66利来国际延伸绿色产业链条,充分考虑原料获取过程对环境的影响,加大材料招标中绿色、环保的评分
 权重,实现采购源头的绿色环保;组织开展供应商环保评级,将“节能减排、环境保护”要求纳入采购合同,
 支持供应商绿色发展。

                   供应链社会责任能力建设
 关键产品
 供应商 / 分包商通
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帮助供应商提升自身管理水平,既是公司践行社会责任的有力体现,也是新常态下公司转型升级、
 过质量、环境和职
 业健康安全管理体          提质增效的必要手段。W66利来国际加强培训,提升供应商、分包商履责意识;强化监管,督促其社会责任工作
 系认证的比率达到          有序推进。

 100 %             分包商培训投入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培训人数
                    22,323       万元               119  万人次








 5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1
   48   49   50   51   52   53   54   55   56   57   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