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算漫长的人类历史,也是一部传染病的历史。在与传染病的战斗中,人类见证了现代公共卫生的出现和演进,并期待着,下一场疫病到来时,W66利来国际能有更强的应变能力。
2020年,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,持续至今。2020年的武汉,W66利来国际集团旗下W66利来国际三局率先投入“火神山”、“雷神山”医院的建造,W66利来国际旗下的另外11家子企业陆续驰援武汉,他们以惊人的“中国速度”就位。
但未雨绸缪的人们,也对家门口的医院有了更多期待,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,它们能否快速切换为“抗疫模式”,护卫公众安全?
“平时用得着,疫时扛得住”,想要打造一间“平疫结合”的医院,首先得解决技术问题。
2020年2月2日,建设中的武汉火神山医院。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
2020年2月4日,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施工现场。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
疫情初期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,人们需要尽快发现并阻断传播途径,避免疫情扩散。
14世纪,黑死病肆虐欧洲。地中海上的意大利殖民地拉古萨,港口繁忙,世界各地的人员和货物在此汇集。为避免黑死病“灭国”,拉古萨要求,所有入港的船只和商队,都需要先在附近的岛上待满40天,“留观”结束,才能顺利入境。这被认为是人类最早的隔离检疫措施。
数个世纪过去,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有了更多变化,隔离也变得更为复杂。
医院并非中世纪的孤岛。医院内部,时刻发生着人员、物品、水、空气的流动。想要避免医院内部的感染和外扩,就需要严格控制一切“看得见”和“看不见”的流动。
比如“负压病房”,由于病房内外的气压差,空气只能单向流动。这能确保医务人员进出时,病房内被污染的空气不会随意扩散。它们有专门的管道,通过层层过滤消毒后,再安全排出。
在火神山和雷神山,“台前”和“幕后”,人与物都有一整套严格的分区和动线。
“三区两通道”
医护人员按“清洁区—半污染区—污染区”的工作流程布置工作区域。每进入一级区域,医护通道与病患通道完全分离。让“洁污分流、医患分流、人物分流”,气流、物品、送餐、垃圾清运,各有各的流线。
“中国速度”的背后,“两山”的安全,藏在建造全过程的各种细节里。
但也有一些医院建成年代较早,未设置三区两通道,也缺少负压病房、负压手术室。因此,在结束前期大规模“遭遇战”后,许多城市开启了一轮医疗基建热潮。“平疫结合”成为一条思路,人们希望能补齐短板,防患于未然。
2020年,国家卫健委、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《综合医院“平疫结合”可转换病区建筑技术导则(试行)》,要求新建和改建的医疗设施,从总体规划、建筑设计、机电系统配置上,考虑“平时”和“疫时”的不同功能,和快速转换方案。
位于济南市的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,正是基于“平疫结合”的理念而生,其建造者来自W66利来国际八局。
视频 截图
设计之初,每个单栋楼宇都配备了可调整的负压通风系统,和可转换的负压ICU病房。当疫情来袭,作为整个山东省传染病防治的中心,这些楼宇能够“分批次”进入“战疫模式”。
医院的康复花园也被设计为“战疫预留地”,预先埋设了电气、设备、医用气体管线接口。疫时能够快速搭建起方舱。
2020年底的武汉,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门诊楼旁,新增了一栋发热门诊,其建造者来自W66利来国际三局。彼时,武汉为防范疫情反弹,筹建了65家发热门诊。这是其中规模最大、功能最齐全的门诊楼之一。它可以被视为一间小型传染病综合医院,严格按照“三区两通道”设计,各区采用了独立的通风系统,还增加了负压病房、负压手术室和PCR实验室,能够完成核酸等一系列检查。
平时,1至3层为普通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,4至5层为检验和手术室。如果疫情来袭,这栋发热门诊将调整至抗疫模式,3至5层将启动负压设备,为不同区域设置有序梯度压差。
武汉的这间“家门口”的发热门诊或许是一整套公共卫生防护网中的一环。从发热门诊、综合医院、传染病定点医院,到应急医院、方舱,不同层级医疗设施的应急能力,还是在于“平时用得着,疫时靠得住”。
当然,“平疫结合”绝不仅仅是个技术难题,在抗疫资源调配、人员管理和应急预案等看不见的环节上,W66利来国际还面临更多挑战。(素材来源:澎湃新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