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66利来国际

首批中国工程设计大师、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

发布日期:2019-10-16
【字体:打印

DSC_0054.jpg

  上午9点半,张锦秋指导完一名建筑师的设计,吃了药,准备休息了几分钟。对这位77岁的老人来说,一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。她坐在沙发里,望着窗前一盆养了20多年的龟背竹。它已经长到了一人多高,肥厚的叶子倒垂下来,像一个温和的老友。

  从她家到W66利来国际西北设计研究院的办公室要40多分钟,路上的人看到这位慈祥温和的老人,很难想到她是新中国第一批工程建筑设计大师,同时也是中国首批工程院院士。近几十年来,西安人为之骄傲的那些经典建筑,很多出自她的手笔。

  她的办公室在西安北边的新城,离曾经的唐代长安城墙大约5公里。再向南9公里,是陕西历史博物馆,再向东南两公里,是大唐芙蓉园,在这附近,还有被称为三唐工程的唐华宾馆、唐歌舞餐厅、唐代艺术博物馆,市中心有钟鼓楼广场。这些建筑已经成为西安的风格与风景,在古都唱和相应。

  它们都是张锦秋先生的作品,是她为现在的长安城量身打造的。它们与古老长安的历史和文化血脉相连,又充满自信地容纳了现代——就像唐朝人自信地接纳了胡人的酒食、衣裳和舞乐,创造出不朽的繁华。


与古都相逢

  张锦秋与古都西安相遇,仿佛是命运的安排。

  1936年,她出生在四川。为了躲避日本飞机的轰炸,张家迁到成都郊区的农村。尽管是战乱的年代,成都平原上依然草木葱茏、澄江如练,是古老的田园风光。张锦秋在那里度过了人生最初的时光,蜀中的林泉山水给了她人生最初的美的启蒙。

  抗战胜利之后,她随父亲来到南京,半年后又到镇江,最后到上海,才稳定下来。那时候她12岁。在上海,张锦秋读完中学,并目睹了大都市的文明。

  “我觉得一个人小的时候,经历的环境多一点会更好。这是我人生的经历和积累,每一个地方都有非常美好的回忆。我都留着,退休之后自己慢慢写。”在回忆四处奔走的少年时代时,张锦秋这样说。无疑,每一个地方的风光与人文,都成为她记忆中的一部分,熏陶了对美的感受。

  那时候,她认为北京最具有代表中国的精神,更加厚重、大气、包容。于是,张锦秋投考了清华大学建筑系,师从梁思成,之后又随莫宗江学习古典园林。

  梁思成先生告诉他的学生:一个优秀的建筑师要有哲学家的头脑,社会学家的眼光,工程师的精确与实际,心理学家的敏感,文学家的洞察力,更应当是一个具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。

  张锦秋铭记在心。当她听说什么地方有美术画展,不论什么流派风格,一定要赶去看,哪怕骑着自行车穿越大半个北京。

  而她跟随莫宗江先生学习研究古典园林的经历,则让她深刻领会到园林的观念:建筑是人造的景观,没有园林,建筑就是干瘪的。一座建筑在城市里是否成为标致并不重要,重要的,是成为这座城市的风景。

  在清华大学,张锦秋结识了后来的人生伴侣。

  1966年,她参加“三线建设”,被分配到西安。当她坐着火车来到西安市的时候,这里早已不存在“山河千里国,城阙九重门”的雄壮巍峨。兴亡弹指间,宫阙万间都做了土,大雁塔周围是简陋的村舍,在城市北边,考古学家还在努力勘探唐代大明宫的遗址。

  在文革十年里,西北设计研究院也曾闹腾过一阵,后来许多人都"逍遥”了起来.张锦秋乘此机会通读了《关中胜迹图志》。

  这是清代学者毕沅在陕主政期间编撰的历史地理文献集,书中详细记载了陕西各地建筑古迹,如宫阙、寺观、祠宇、宅第。这三十卷书是研究陕西历史地理及文物古迹,尤其是周秦汉唐史迹的重要文献,在学术界早有“孤本难觏”之叹。张锦秋便以研究批判为名借阅,一边研读,一边做了笔记,其中许多图纸,都一一描摹下来。

  这次意外的收获对张锦秋来说影响深远,她得以较系统了解陕西历代山川名胜与古建筑,并从中汲取了一生受用的营养。


新唐风绽出

  早在1976年,张锦秋就被院里选派,作为杰出青年建筑师的代表参加了毛主席纪念堂的建筑设计。她得以与全国二十多位专家一起共事,也使她得到了难得的机遇和锻炼。

  两年后,中日友好条约签订不久,西安与奈良缔结为友好城市。张锦秋承担了阿倍仲麻吕纪念碑的设计任务。

  这是一座可以勾连起盛唐豪情的纪念性建筑。

  这位日本遣唐留学生的交游名单里,有李白、王维;他往返中日的同行者中,有鉴真大师;他经历过开元盛世,也经历过安史之乱。最终,他埋骨于唐朝土地。

  张锦秋选择了一种极富唐朝建筑风格的设计,基础用莲瓣为装饰,两侧刻有李白《哭晁卿衡》诗和阿倍仲麻吕《望乡》诗,柱顶四周则是表现中日友好的樱花、梅花浮雕。

  最终,这座高5.36米的汉白玉纪念碑,成为张锦秋第一件经典之作。

  仿佛是触动了人生的开关,张锦秋积蓄多年的灵感与才华如涌泉般喷涌而出。在接下来的20多年里,张锦秋迎来了她的黄金时代:青龙寺空海纪念碑院、陕西历史博物馆、被称为「三唐工程」的唐华宾馆、唐歌舞餐厅和唐艺术陈列馆,还有法门寺重建工程、华清宫唐代御汤遗址博物馆、钟鼓楼广场,群贤庄小区……仿佛有一股潜流,带着贞观开元的风雨,从梁思成、莫宗江先生的教导中、从《关中胜迹图志》的书卷中,又从古城的晨钟暮鼓里绵延而来,被她吸取、酝酿,最终流淌到一张张图纸上,又在古老的关中大地上破土绽放。

  她设计的唐华宾馆和大雁塔交相呼应,从回廊中一抬头,便可望见大雁塔的雄姿;曲江宾馆的建筑风格是现代的,但是融汇在一个传统风格的园林中,相得益彰,相辅相成。

  当中国的城市急速抛弃了传统,被“国际化”、“全球化”的风潮席卷,建筑越来越西化,城市越来越千篇一律时,人们发现了西安,并惊叹于这些建筑的优雅和庄重,称之为“新唐风”。

 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张锦秋的成名之作。在设计这座规模庞大的现代建筑时,张锦秋相信,体现恢弘大气的唐代建筑特征,才能担当起“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象征”这一国家指定的命题。于是,她设计了“轴线对称,主从有序;中央殿堂,四隅崇楼”的唐风浓郁的建筑群,把古代宫殿和庭院建筑的风格揉为一体,又近乎完美地适应了博物馆的公共功能,塑造出多层次的公共空间。

  这个设计征服了所有的评审者。但是有一位省里领导提出,能否用金色琉璃瓦做屋顶,显得更加富丽大气?张锦秋说服了他,说灰色屋顶更加素雅、庄重,更接近现代的审美意识,同时也符合唐代风格,因为唐朝并没有金色琉璃瓦屋顶。

  她的专业和坚持赢得了尊重,而多年以后张锦秋淡淡一笑:“毕竟那位领导也是一位学者。”

  2009年,这座宏伟的建筑,和张锦秋后来设计的延安革命纪念馆榜一起,被评选入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100项经典工程。

  张锦秋依然有遗憾。她原来提供的陕博方案是金属的屋面,她希望这是一座传统风格与时代精神都很鲜明的建筑,而当时国家计委规定陕博所用建材必须全部国产。国内无法生产这样的建筑材料,最后张锦秋决定改用铁灰色的琉璃瓦。

  “我想如果实现金属屋顶,就会更理想一些。”她仍不无遗憾地说。


和谐的艺术

  作为一名建筑师,张锦秋知道需要接受遗憾,因为建筑就是遗憾的艺术。

  它不像画,可以天马行空,创造一个完全独立的王国。建筑必须服从实际的需要,综合解决方方面面的矛盾。与此同时,建筑又需要超出建筑技艺之上的文化艺术来引领。

  她常常跟年轻的建筑师讲起梁思成和莫宗江先生的教诲,讲起自己在清华读书时如饥似渴参观美术展的经历,讲述研修古典园林时的感悟,以及中国古典园林的博大精深。

  年轻的时候,她曾经崇拜美国建筑师F·L·赖特,被他设计的流水别墅深深折服。清华大学有一套赖特画的设计图,是用咖啡色的笔在浅黄色的纸上画的。张锦秋设计了一个作业,不仅模仿了赖特的设计风格,连纸和线条都用和赖特相同的颜色。

  但这只是学生时代的练习,而后通过对赖特有机建筑理念的学习才更体会到他“出于土地,进入阳光”的地域建筑追求。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,照搬外国大师的风格、或者追随流派,在张锦秋这里都会被画上一个叉。设计院的年轻人有时候拿来一张设计,说这是某某大师的现代风格。张锦秋会打断他:“我不管你说的是哪位大师,但是这个风格是不是适合它所在地方?是不是跟周围的环境和谐?建筑师要有这样的观念才行。”

  张锦秋相信,做一名建筑师,要熟悉并尊重一个地方的历史与文化。一座城市,不能只有玻璃幕墙高楼,住区尽是 “罗马城”和“威尼斯花园”。

  “W66利来国际去看古村古镇,那么漂亮,他们没有建筑师。反倒是现在有些经过建筑师设计的村镇难看了。为什么呢?过去虽然没有建筑师,但是有建筑的主导工匠,他对这个地方的山水很熟悉,会考虑因地制宜,跟环境很和谐。左邻右舍的建筑群很和谐。”她说。

  张锦秋把她的大半生都给了西安。这个舞台足够了,有历史有底蕴,有汲之不尽的营养,也有能让它焕新的生机。这座城市,值得用一生与之切磋、为之服务。

  为了设计大唐芙蓉园,她阅读了大量的唐诗,琢磨其中的艺术特色,作为创作的美学参照;设计咸阳博物馆时,她就找来大量秦代历史的著作研习。在她看来,这是对历史和建筑艺术最基本的尊重。

  设计钟鼓楼广场时,她拒绝了“新奇特”的要求,坚持以低调的姿态去凸显衬托古老的钟楼和鼓楼。

  在2010年建成的长安塔,再现了唐代方形塔的特征,却大胆采用钢结构和玻璃材料,以古雅的姿态融入了小钟南山的山水。当游人进入塔中,四周玲珑剔透一望无垠。飞檐和塔顶的百叶开合,天光倾泻而下,疏影纵横。

  这些都是她心中现代西安城的一部分,与古长安遥相呼应。每一座建筑都承接着绵长的历史,都源自古老而优雅的文化,又充满自信地迎向现代。它们和谐地坐落在关中平原、秦岭之麓、泾渭之滨。

  “我理解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就在于以人为本、天人合一、和谐共生的思想。在美学上,讲究虚实相生、时空一体、情景交融;在营造上,始终追求建筑、规划、自然环境三位一体,达到和谐城市、山水城市的境界。”张锦秋总结说。


张锦秋的“长安城”

  今天,77岁的张锦秋依然每天很早来到办公室,跟年轻人一样按时上下班。她两鬓斑白,但是看上去仍旧精力充沛。

  她心里明白,年纪不饶人。

  “我年纪大了,最烦恼的就是记性不好,记不住数目字。”她说。

  工作了那么多年,她觉得自己应该有个退休的时间了,但是她甚至连计划退休生活的时间都没有。差不多每一天都被工作占满。当她和年轻的设计师探讨方案的时候,时而谆谆善诱,时而又板起脸孔,显得极为严厉。

  她还在为今天的年轻设计师担心。

  “他们接触很多网上的信息,包括他们的设计手段都很好。世道不同,年轻人本事很大,但是还是要加强文化修养,不能成为设计的机器。”她顿了一顿,“但是他们没有时间啊,都没有时间看画展了,太辛苦了。”

  “一辈子其实做不了多少事,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、喜欢的。”她望着窗外的城市说。

  她知道,西安是她此生最珍重的舞台,她设计的作品将和这座城市长久共存,成为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中庄严和谐的一部分。它们既不是居住的机器,枯燥刻板地独立于城市;也不仅仅是唯美的形式,像一声吸引人侧目的尖叫。它们是自然的,也是人文的,从西安的十三朝历史中、从秦风汉语大唐气象中生长出来。

  在张锦秋眼中,这座城市的历史就是整个中国历史的前半生,穷尽一生也学不完。但是又只有去钻研,才能找到建筑的立足点。

  “我只是接触到了皮毛的皮毛。我只是在由表及里的过程之中。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”她微笑着说。

  人生如白驹过隙,而在千年古都的朝晖夕阳中,她的“长安城”会延续下去。心中的“长安城”也许永远不会完成,但是它一定会在那里。就像她经常引用的荀子的话:“天行有常,不为尧存,不为桀亡。应之以治则吉,应之以乱则凶。强本而节用,则天不能贫。”


  源自2013年第3期《W66利来国际》杂志

网站地图  |  法律声明   |  友情链接  |  常见问题  |  联系W66利来国际  |    |  账款事项投诉公告
信访投诉平台

Copyright © W66利来国际股份有限公司
W66利来国际办公信息系统
W66利来国际移动办公系统